(版權屬作者所有,只是轉貼出來讓大家參考)
許是我的語文水準太低了,
發現有許多平常用到的語辭真的是弄錯了。
也許您也沒去注意吧!
以下列出一些較好玩的,提供給您參考:
=====================
一、原文:
天下第一別字——冒
天下第一別字,是哪一個?還真不是那些罕見的生僻字,也不是那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,而是感冒的「冒」、冒險的「冒」、冒犯的「冒」。有些常用字就因為我們對它太「熟悉」了,而忽視它的寫法,最常用的「冒」字,就是一例。許多人都以為這個「冒」字上面就是個「曰」,下面是個「目」。錯就錯在這裏,「冒」字的上面並不是「曰」,而是「冃」。
這個「冃」與「曰」的區別是,下面那兩橫不與別的筆畫相連。古文字中的「冃」是個象形字,就是畫了一頂古人的帽子,那兩橫是帽子上的裝飾物。
由「冃」組成的「冒」,上面是一頂帽子,下面是一只眼睛,帽子蓋在眼睛上,這只眼睛其實是代表了整個的腦袋瓜。最早的「帽」就是「冒」,並沒有那個頭巾的「巾」。因為一個「冒」字還表示別的義項,負擔太重了,後來人們又給「冒」加上「巾」,造出個形聲字「帽」,「冒」「帽」分工。「冒」專管「向外透出」等意義,「頭上的帽子」這個意思交給「帽」專管。至此,我們可以看出「帽」字的演變曆程是:冃—冒—帽。
不常用的陌生字,人們還查查字典,問問別人,可像「冒」這樣的天天見面的老哥們兒,也就沒有人太注意它了,於是錯在不知不覺中;沒有與「冒」易混的形近字,沒有別的字與之形體相近,錯了也就不容易發覺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到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」查「冒」字,果然是「部首 部首外筆畫 7」,顯然平時是寫錯了。
================
二、原文節錄
「血氣方剛」說的是中(壯)年人
「血氣方剛」是個常用成語。現在的成語詞典,一般把這個「方」解釋為「開始」、「正」,說整個成語的意思是: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。其實,對這個「方」的解釋,是一個沿用了多年的錯誤。
成語「血氣方剛」出自《論語·季氏》,孔子說:「君子有三戒:少之時,血氣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壯也,血氣方剛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氣既衰,戒之在得。」很明顯,孔子說的「血氣方剛」是指壯年人,並不是青年人。「血氣未定,戒之在色」,說的才是青年人。朱熹在《論語集注》中說「血氣,形之所待,以生者,血陰而氣陽也」。這就說明了,「血」和「氣」是兩種並列的物質。孔子說的,「血氣方剛」的「方」,不可能是「正」、「開始」的意思,而應該是「並」、「一起」的意思,因為「血氣」不是壯年時才開始的。「方」在這裏不是表示時間,而是表示範圍的。「血氣方剛」的意思是血和氣全都強盛,而不是血氣才開始強盛。整個成語意思應該是:人到了壯年,血和氣全都達到了強盛。清人吳昌瑩的《經詞衍釋》中說過「《論語》血氣方剛。言血與氣並剛也」。
...............
「方」表示範圍的「並」這個意義,後來使用很少,而表示時間的「才」這個意義,使用較多。可能是這個原因,人們忽視了「方」表示「並」這一義項,而誤解了「血氣方剛」這個成語,認為「血氣方剛」是「血氣才剛」,而專用於年輕人了。
「血氣方剛」本來是用於壯年人的,並不是用於年輕人的,可是,由於對「血氣方剛」的「方」錯誤的理解,現在變成了年輕人的專利,反而沒有壯年人的份了,這也是一個有趣的語言現象。
============
三、原文
李白酒量並不大
通常的印象,仿佛古代的詩人都挺能喝酒,特別是李白,他的《將進酒》中說「將進酒,杯莫停」,杜甫也在《飲中八仙歌》中說「李白一斗詩百篇」。可見李白是很愛喝酒的,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夠喝很多酒,是不是一喝就是「一斗」呢?
這得先從「斗」說起。
現在已經沒人用斗了,我們曾經見過的斗,一般是稱量糧食的工具。一斗大約是50斤糧食。誰要是喝一斗酒,酒量自然是大得驚人。古時候量酒用的也是斗,但是跟現代稱糧食的斗並不是一回事。
《公羊傳》:「熊蹯不熟,公怒,以斗擊而殺之。」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,能夠順手拿起來投人,體積一定是有限的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中,劉邦從鴻門宴上逃走時,讓張良送給項羽白璧一雙,送給範增玉斗一雙,這玉斗也是酒器,張良可以隨身帶著,體積也不是很大。
還有另一種稱為斗的酒器,北斗七星,排列出來的形狀就是這種斗的樣子,這種斗有長長的柄,實際是盛酒的勺子。
《詩經·大雅·行葦》有「酌以大斗,以祈黃考」。朱熹注:「大斗,柄長三尺。」古代的三尺,也就是現在的二尺多一些。大斗如此,小斗一定還要小。從出土的青銅斗看,也就是現在家裏飯勺大小,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現在常用的一個玻璃杯。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齊威王問淳於髡能喝多少酒,淳於髡答:「臣一斗亦醉,一石亦醉。」「一斗亦醉」,這是說喝得很少,不算什麼;「一石亦醉」,這是說喝得很多。
古代酒的度數很低,喝上一斗酒是很容易的事,也就跟現在的一杯啤酒差不多。《水滸》中的武松,在景陽岡上喝了十八碗,是懸了點,但這是「燕山雪花大如席」式的誇張,並不為過。如果換成現在的白酒,那可就懸了,沒有可信性了,成了「廣州雪花大如席」式的誇張,成了敗筆。
只有李白喝酒的記錄,沒有發現李白連氣喝上幾斗酒的記錄,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。
杜甫《飲中八仙歌》說:「汝陽三斗始朝天」,「張旭三杯草聖傳」,「焦遂五斗方卓然」,只有「李白一斗詩百篇」。比較起來,人家是三斗始迷糊,五斗「方卓然」,可老李只一斗就「長安市上酒家眠」了。論酒量,李白顯然不如那幾位。
杜甫說他「一斗詩百篇」,實際意思是,李白只要喝上一斗酒,就能夠寫出許多詩來。只喝那麼一杯啤酒,就上了詩情,顯然是酒精起了作用,這正說明了他酒量並不大。
從李白的詩作來看,他喝酒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求醉,更不追求喝進肚裏多少,而是借酒抒情,借酒發泄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四、原文
新解"只是近黃昏"(1)
老年人最愛提到的是李商隱的七絕《樂遊原》:
向晚意不適,驅車登古原;
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。
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,老年朋友引用這首詩時,一般只是引用"夕陽無限好",很少有人將後面的"只是近黃昏"連用上。"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",這是個完整的句子,只有完整句子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。
人們解釋"只是",認為就是現在"但是"的意思,並且將"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",解釋成雖然夕陽無限好,可是卻接近黃昏了。說"只是近黃昏"表現的是一種無奈。這樣的解釋,僅是注意到了"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",而沒有從詩的整體考慮。如果考察整首詩和"只是"的用法,就會發現這樣的解釋違背了作者的原意。
"向晚意不適",這是說心情不好。但是作者一沒有喝悶酒,二沒有找人發泄,而是采取積極的態度--"驅車登古原",到野外走走。因為"向晚意不適",所以才"驅車登古原",這是因果關系。詩人到樂遊原,目的是明確的,就是為了要看一看黃昏時的太陽,讓夕陽解除"意不適"。他所要尋找的恰恰就是黃昏這個特殊時間裏的太陽,讓夕陽解除"意不適",並不是想要尋找無奈,尋找苦惱,而是解除煩惱與無奈。尋找無奈,並不是作者的本意。樂遊原是當時文人們常去的地方,也是作者經常去的地方,現在他來到這個地方就是為了看黃昏的夕陽,是有計劃在先的,就是要通過看夕陽,驅走心中的感傷。"近黃昏"是"夕陽無限好"的必要條件,如果不是在黃昏,也就沒有作者眼中的無限好的夕陽了,正是因為"近黃昏",才具有了"夕陽無限好"。作者沒有理由對產生"夕陽無限好"的"近黃昏"表示無奈,表示惋惜,如果他那樣做,就等於是白到樂遊原了。
新解"只是近黃昏"(2)
人們誤解"只是近黃昏"的根本原因,是將詩中的"只是",等同於現在的"只是",以為這裏的"只是"就是表示轉折的"但是",這是用現代的語義解釋古代的詩句。
其實,古代的"只",還可以表示因果、條件關系。例如:"不知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",這裏的"只",解釋為"就是",是表示因果關系的。"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",應該解釋為:就是因為身在此山中,所以不識廬山真面目。"男兒有淚不輕彈,只是未到傷心處",應該解釋為:男兒有淚不輕彈,就是因為未到傷心處。這個"只"也是表示原因的。
從李商隱自己的詩作中,我們也能找出不少"只"表示原因的例子。《西南行卻寄相送者》:"百裏陰雲覆雪泥,行人只在雪雲西。""行人只在雪雲西",意思是:行人正是因為在雪雲西。無題詩《鳳尾香羅薄幾重》中的"斑騅只系垂楊岸,何處西南待好風"。"斑騅只系垂楊岸",就是:斑騅正好系在垂楊岸。
如果,將"只是"解釋為轉折關系,那可就壞了:"向晚意不適,驅車登古原",作者一路都是積極向上的情緒,可是到"只是近黃昏"這兒,卻轉了調子,先是積極又是消極,整首詩就出現了矛盾。
"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",合理的、正確的解釋應該是:夕陽無限好,正是因為近黃昏。
這樣,整首詩才有了一個連貫的思想,一條順通的脈絡,中心也就明確了,作者的本意也顯現出來了。"向晚意不適,驅車登古原;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。"翻譯過來是:因為在傍晚的時候心情不好,所以驅車到樂遊原上看夕陽,讓夕陽解除心中的不適。夕陽多麼美好啊!夕陽之所以美好,就是因為它正在黃昏這個時候--黃昏有什麼不好!
這首詩寫於何時不詳,李商隱的一生活了四十多年,按理說不應該有歲月遲暮之感。他的另一首《樂遊原》:"萬樹鳴蟬隔斷虹,樂遊原上有西風。羲和自趁虞泉宿,不放斜陽更向東。"就全無消極遲暮之感。縱觀李商隱的一生,他一直是個熱愛生活、積極向上的人。"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",正好是他積極生活態度的寫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