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版權屬作者所有,只是轉貼出來讓大家參考)
==============
一、原文
"沉魚落雁"的大轉彎
現在,成語"沉魚落雁"常和"羞花閉月"連用,是形容女人美麗的。意思是說,女子美麗得讓魚兒都沉入水下,讓大雁都落下來,讓美麗的花朵兒都羞得不好意思開放了,讓月兒都躲藏了起來。
明朝湯顯祖《西廂記》驚夢中就有"沈魚落雁鳥驚喧,羞花閉月花愁顫"。其實,在湯顯祖之前,《朝野新聲·太平樂府·采蓮女曲》中已有了"羞月閉花,沉魚落雁,不恁也魂消"。然而,這些"沈魚落雁"、"沉魚落雁",都是出自《莊子》,但是,已經完全不是《莊子》原來的意思了。
《莊子·齊物論》中原話說的是:"毛嬙麗姬,人之所美也;魚見之深入,鳥見之高飛,麋鹿見之決驟。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?自我觀之,仁義之端,是非之途,樊然淆亂,吾惡能知其辯!"翻譯過來就是:毛嬙和西施是人們認為的絕色美女,可是魚兒見了她們會潛入深水處,鳥兒見了她們會趕緊飛向高空,麋鹿見了會嚇得跑開。可見,對美的認識是不一樣的。仁義的論點,是非的途徑,也都是紛雜錯亂的,是難以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的。莊子的原意是說,美醜的標准是主觀的,並沒有統一的固定的標准。莊子是在借用這些譬喻,以證明他的"不可知"的認識論。
因為,湯顯祖的《西廂記》,膾炙人口,家喻戶曉,影響極大,所以人們就忘了"沉魚落雁"的原意,從此"沉魚落雁"的意思變成了對女子的贊美之辭。
============
二、原文
"土崩瓦解"不是土崩瓦解
"土崩瓦解"是個常用的成語,比喻的是崩潰了,徹底垮台了。許多人認為"土崩瓦解"這四個字的原意,自然就是"土崩了,瓦碎了"。多數辭典就是這麼解釋的,《辭源》解釋"土崩瓦解"說:"像土倒塌,瓦碎裂,比喻潰敗不可收拾。"這麼解釋對不對呢?不對。因為"土崩瓦解"不是"土崩了,瓦解了",而是"房子倒塌了"。
正常情況下,是不存在"土倒塌"的問題的,要是說陡處的土倒塌了,多少還有一點兒垮台、崩潰的意思,可是"瓦碎裂"了,可就跟垮台、崩潰搭不上邊兒了。古時那種瓦片並不大,以小瓦塊的碎裂描述崩潰之勢是遠遠不夠的,是不恰當的。
"土崩瓦解"這個成語出自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,總結秦的滅亡時說:"秦之積衰,天下土崩瓦解,雖有周旦之材,無所複陳其巧,而以責一日之孤,誤哉!"唐人張守節《史記正義》解釋說:"言秦國敗壞,若屋宇崩潰,眾瓦解散也。"張守節將"瓦解"釋為"眾瓦解散",這樣的解釋是合理的。很明顯,"秦之積衰,天下土崩瓦解"是個比喻句,意思是說,由於秦國的弊病積累已經很久了,它的滅亡就像是房子倒塌一樣。房子垮塌時,土牆倒了,房頂上本來排列有序的瓦片,忽地一下子全散開了,落到地上。這樣的陣勢,用於比喻秦國的滅亡才是合適的。
土崩瓦解是房子倒塌時的部分現象,土崩瓦解是房子倒塌的借代。"土崩瓦解"的原意,並不是像《辭源》解釋的那樣"像土倒塌,瓦碎裂"。
===============
三、原文
"三顧茅廬"當釋"三問茅廬"
"三顧茅廬"又作"三顧草廬",是最常用的成語。多數人認為"三顧茅廬",就是劉備三次到草廬中看望諸葛亮,這裏的"顧"就是"看望"。這樣的解釋不能說錯,但是並沒有解釋到位,並不是恰當的解釋。"三顧茅廬"最恰當的解釋應該是"三問茅廬",而不是"三拜茅廬"、"三看茅廬"。
"三顧茅廬"這個成語,出於諸葛亮自己寫的著名的《出師表》,原文是"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於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世之事"。"咨"就是問、詢問,"咨臣以當世之事"就是:問我當時的局勢。劉備三次到草廬中,確切地說是看望了諸葛亮,但是,看望並不是主要目的,主要目的還是因為有解決不了的難題,要向諸葛亮咨詢。"問"才是劉備的主要目的。將"三顧茅廬"解釋為三次到茅廬詢問,才是恰當的。這樣解釋,"三顧臣於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世之事"中的"顧"與後面的"咨"正好形成了呼應,表述才成為一個整體。
現在"顧"最常用的義項的確就是"看望",但是,它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義項,就是"問"。
釋"顧"為"問",在古代漢語中是可以舉出不少例子的。《國語·晉語八》:"訾柘死,範宣子謂獻子曰:'昔者吾有訾柘也,吾朝夕顧焉。'"範宣子說的意思是,訾柘死了,我沒有人可以經常咨詢了。而絕不是說,訾柘死了,我沒有人可以經常看望了。杜甫寫諸葛亮祠的《蜀相》"三顧頻煩天下計",可以說是對"三顧茅廬"最好的解說。"顧"的賓語是"計",這"三顧頻煩天下計",怎麼也不可以解釋為"三拜頻煩天下計",只能說是"三問頻煩天下計"。現在常用的"顧問"是個同義並列結構的合成詞,"顧"就是"問","問"就是"顧"。當顧問的人,責任就是解答別人的咨詢。
=============
四、原文
"蛛絲馬跡"之"馬"
"蛛絲馬跡"是人人皆知的成語,比喻事情留下來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。一般的辭典的解釋全是說,"馬跡"就是馬經過後留下的痕跡或馬腳印。可是,仔細一推敲,你就會發現,這樣的解釋是很難成立的。
從事理來說,蛛絲是很不明顯的,那麼與之並列的馬跡也應該是很不明顯的,可是,馬是個龐然大物,在沒有水泥路、柏油路的古代,馬留下的蹄印與痕跡應該是很明顯的。蜘蛛的絲與高頭大馬的跡,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的,是很難相提並論的。
從結構來說,很明顯,這一成語中"蛛絲"與"馬跡"是並列的結構關系,"蛛絲"就是蛛的絲,是偏正關系,那麼,"馬跡"也應該是馬留下的痕跡,也是偏正關系了。蛛絲這種東西與馬留下的痕跡,相去極遠,"蛛絲""馬跡"並列在一起就很勉強了。
清人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七十九回:"蛛絲蟲跡,屋漏蝙涎,不即不離,有意無意,其妙如何。""蛛絲馬跡"又可以寫成了"蛛絲蟲跡",可見,這"馬"應該是一種蟲,而不是高頭大馬的馬。那麼這留下馬跡的"馬"到底應該是什麼呢?
老廚房中,經常可以看到高處掛著蜘蛛網,這自然就是蛛絲了。而也是在老廚房中,還有一種經常出沒的小蟲子,叫"灶馬"。這灶馬爬過的地方留下一條條不很明顯的痕跡,這就是"馬跡"。灶馬爬過的痕跡與蜘蛛網經常在一起出現,兩者又都不很明顯。所以說,蛛絲馬跡的"馬"應該是灶馬的"馬"。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蟲三:"灶馬,處處有之,穴灶而居。"唐人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蟲篇:"灶馬,狀如促織,稍大,腳長,好穴於灶側。俗言,灶有馬,足食之兆。"可見,灶馬又可簡稱為"馬"。
語文出版社出版的《通用成語詞典》說"蛛絲馬跡"的"馬,指灶馬,一種穴居於柴灶旁的昆蟲",這是正確的。
---------
我原來也是以為是一般的馬哩!原來是灶馬,小時候,在鄉下的晚上都叫個不停,以為是蟋蟀哩^^|||
==============
五、原文
詩讀"處"處,不可隨便
"處"有兩個讀音:一是三聲處,意思是居住、置身在某地、安排;再一個是讀四聲處,通釋:地方,是表示方位的。可是在古代詩詞中,"處"除了表示方位外,還可以表示時間,譯為"時"。
李白《秋浦歌》:"不知明鏡裏,何處得秋霜。""何處"就是"何時",自然是說:從什麼時候有了白發,而絕不是說,從什麼地方得來的白發。
李白《對酒憶賀監》:"金龜換酒處,卻憶淚沾巾。""金龜換酒處"就是:金龜換酒時。
韓愈《早春》:"最是一年春好處,絕勝煙柳滿皇都。""一年春好處"明顯說的是時間,就是:一年春好時。
王維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:"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"遙知的不可能是某山某地,而是時間。"登高處"應譯為:登高的時候;不可譯成:登高的地方。
王灣《次北固山下》:"海日生殘夜,江春入舊年。鄉書何處達?歸雁洛陽邊。""鄉書何處達",不是"鄉書"到達什麼地方,而是說鄉書什麼時候能到達。
五代牛希濟《生查子》:"記得綠羅裙,處處憐芳草。""處處憐芳草"意思是常常憐芳草,而不是到什麼地方都憐芳草。
蘇軾《江城子·十年生死兩茫茫》:"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。""年年腸斷處"就是年年斷腸的時候。
柳永《雨霖鈴》:"留戀處,蘭舟催發。""留戀處",就是難舍難分的時候。"處"就是"時候",並不是"地方"。
僅以上各例就說明,在古詩詞中讀chù的"處",在多數情況下是表示位置的,但絕不可一概而論,有許多場合是表示時間的。現代漢語的"處處"就是"各個地方",僅是表示方位的,所以,很容易以今解古。
家喻戶曉的孟浩然的《春曉》中的"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",許多人以為處處聞啼鳥,就是聽到到處是鳥叫聲。其實,正確的解釋應該是,時時聽到鳥叫聲。
詩人"不覺曉",是因為"夜來風雨聲"幹擾了睡眠。夜裏沒有睡好,想睡個早覺又沒睡成的原因是"處處聞啼鳥",鳥叫聲使他沒能好好睡個早覺。"聞啼鳥"是"聞",是聽到的。"花落知多少",是詩人的推測,這說明詩人雖然已經醒了,但是並沒有外出,甚至沒有起床。這個時候,窗外的世界是通過聽覺感知的,而不是通過視覺看到的。沒有出門的人,只是靠"聞",是很難分辨啼鳥是分布各處還是集中於一樹的。因為詩人只是聽到"啼鳥"時時不斷,而不是知道"啼鳥"的分布情況,所以,"處處聞啼鳥"的"處處",應該解釋為"時時",而不可解釋成"到處"。"處處聞啼鳥",實為鳥聲不絕之意。
急切想要欣賞春景的詩人,因為"夜",因為"風雨",而沒能投入春之中。拂曉了,風雨停了,人卻上來了困勁兒。是眯一陣兒,還是出去看春?詩人處於矛盾之中。
"再睡一會兒吧",嘰嘰喳喳叫個不停,"再躺一會兒吧",嘰嘰喳喳……啼鳥用一陣一陣的春之聲,撩撥著詩人,讓他想到"花落知多少",讓他按捺不住。《春曉》寫的是春對詩人的勾引,詩人禁不住春的誘惑,而不是看春、賞春。
後來孟浩然肯定是出門了,肯定是投入春的懷中了,但是,詩已結束,那些全不寫了。頌春的詩許許多多,多是對春的直接描繪,孟浩然則只寫了聽春、想春,於是就高了別人一頭。若是將"處處聞啼鳥"依常人之解,釋為"聽到到處都是鳥叫聲",將只是聽到的解釋成了全面的聽看結合,那就等於是讓詩人進入了屋外的春天,那樣就轉回了通俗的窠臼,多了直白,失了含蓄。
==============
六、原文節錄
草船借箭:孫權-周瑜-諸葛亮
草船借箭是《三國演義》最精彩的一段,是最能表現諸葛亮智慧的故事,這故事可謂家喻戶曉,可是,真實的草船借箭並不是這樣。
《三國志·吳主傳》引《魏略》說:"權乘大船來觀軍,(曹)公使弓弩亂發,箭著其船,船偏重將覆,權因回船,複以一面受箭,箭均船平,乃還。"
說 的是漢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,曹操帶兵南下進攻東吳的濡須(安徽無為東南),孫曹兩軍隔長江相持了一個多月,也沒分出個勝負。這天,孫權親自坐著條 大船來到江面觀察曹軍的動向,結果挨了一頓猛箭,差點兒把船給弄翻了。曹軍集中"火力",沒少用"子彈",看來是下了狠勁兒。孫權沒有借箭的意思,也沒說 是草船,只是察看敵情。孫權船的一側中箭太多,有些傾斜,將要翻船。孫權急中生智將船調個頭,讓另一面也受箭,兩面挨打,求個平衡。結果平安無事回到營 寨。
《魏略》是魏國郎中魚豢寫的,自己人記自己的事,犯不著往孫權小兒臉上搽胭粉。此事應該是真實可信的。
孫權沒有想到借箭,但將船換一面受箭,說明孫仲謀腦瓜好使,這事本身也挺有意思。
到了宋元話本《三國志平話》,變成了另一個人。"周瑜用帳幕(遮住)船只,曹操一發箭,周瑜船射了左面,令扮棹人回船,卻射右面。移時箭滿於船。周瑜回,約得數百萬支箭。周瑜喜道:'謝丞相箭。'曹公聽得大怒。"
這時,也看不出周瑜是借箭,只是得了便宜賣了乖,氣一下曹操。說"約得數百萬支箭",這已經是小說家的誇張,一個人射出十支箭,就需要有十萬人同時開弓,還得除去射到水裏的,這顯然是不可能的。
中 國人有個習慣:好事全是算一個人的。到了《三國演義》,主角成了諸葛亮,聰明全到了孔明一個人身上。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六回說,周瑜要殺孔明,命他監造十 萬支箭,以及孔明立下軍令狀,利用大霧的機會,逼近曹營,用草船借箭,還跟魯肅一邊借箭一邊喝著小酒嘮閑嗑。故事生動、好看,但只是故事,並不是真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