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佛教中慈悲分四個等級:
世間
- 愛緣慈悲--一般世俗人,如親情、愛情等。如父母愛子女,因為愛他,所以可以沒有條件的奉獻自己而不求回報。但只限於自己所愛。
★父母無私的愛,做為子女的要報父母恩,要照顧好自己,不要造作不善,讓父母擔心,否則不就是忘恩負義? - 眾生緣慈悲──愛自己的父母,推而廣之,也愛別人的父母、愛一切眾生的父母。把一切眾生當成是自己的親人來看--年長的看成是自己的父母,同年的看成是自己的兄弟、姊妹,年紀小的看成是自己的兒女。擴大到極處即是世間的聖賢。果報在天上,不在人間。
★愛人者,人恆愛之;敬人者,人恆敬之;助人者,人恆助之。
★布施,內財更甚於外財。
★慈悲心--對人謙虛,對物愛惜,不忍眾生苦。
出世間
- 法緣慈悲──聲聞、緣覺、權教菩薩,盡虛空遍法界跟自己是一體的。
★慈悲遍法界,善意滿人間。
★落實戒定慧。
★放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 - 無緣慈悲--這種慈悲,惟獨諸佛才有,佛已究竟證得諸法實相,生相無明都斷了,故心無所緣。 (參考網路補上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